上海10万余名+外省市1.6万余名护士参与抗疫!你们辛苦了!

艰难中彰显勇毅 坚韧中点亮希望 昨天是“5·12国际护士节”。上海抗疫最关键的时刻,护理姐妹兄弟们用艰辛的付出,为2500万市民筑起健康防火墙。全市10万余名护士、外省市援沪的1.6万余名护士,他们是妈妈、妻子和女儿,是父亲、丈夫和儿子,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用专业的护理技能让患者感受到温度,生动诠释和弘扬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1.6万余名护士援沪 1.6万余名外省市援沪护士勇敢逆行,在上海抗疫战场用辛勤与汗水,助力早日打赢抗疫硬仗。上海人民尤其要对这些白衣天使道一声:谢谢! 4月23日,广西援沪医疗队第一批23名护士进舱了,5点不到起床,乘专车一小时到达临港方舱医院。在上海同行的帮助下,医疗队很快开展起了工作。方舱有点热,从穿好隔离衣开始,汗水在胸前和后背一直往下流,这些二十几岁的小姑娘咬牙坚持着。舱内患者都很友好,积极配合管理支持工作,这让第一次进舱的小护士们舒心不少。 “战斗的一天结束,洗漱上床已是凌晨2点半,收到应急采样电话,早8点集

2022年6月7日 09:48
723
0
“疫”线闪光 | 56天的牵挂和期盼,支援上海的抗疫英雄光荣凯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上海突发疫情,防控形势极其严峻复杂的关键时刻,无数英勇的医务工作者从全国各地奔赴集结上海战“疫”一线,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大仗、硬仗全力以赴!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新冠肺炎救治省级定点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定点医院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在筑牢本地疫情防控“安全网”的同时,积极响应号召,仇珍珍、陆叶、沈旭琪、蔡瑶泉、吉美玲、陈培培、徐梦俞、屈卫娟、丁楠、徐云芳、杨烨、陆韵、耿燕、镇汇、倪琳琳、葛海峰、顾春华、殷宏杨、刘姝共19名护理人员组成的南通三院援沪小队,于4月1日、2日随江苏省援沪医疗队方舱队增援上海。 从清晨到黄昏、从黑夜到黎明,三院19名白衣天使与江苏援沪医疗队方舱队2147名队员先后坚守在浦东临港方舱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等4家定点医院,在病患分诊、引导、护理、院感防控、信息办公、核酸采样等多个岗位上真情奉献。 据统计,自4月5日临港方舱开舱至5月21日休舱,临港方舱/亚定点医院共运行46个日夜,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江苏、浙江三支医疗队4000多名医务人员以及贵州、山西、河南等地医疗队员累计救治患者47224名,亚定点医院救治5336名,其间,单日救治患者最多时达5684人,完成舱内患者新冠核酸检测180126人次,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5.79天;5月10日,南通三院19名护理人员转战复旦大

2022年6月7日 09:35
662
0
曾参与汶川地震救援的他,脱下戎装又战疫情|上海抗疫故事

上海疫情期间,物资配送运力吃紧,数以万计的骑手小哥穿梭在街头,风雨无休。作为一名有着14年党龄的退伍军人,过去两个多月来,徐强也是这样坚守在配送一线,关怀着市民的温饱,守护着他们的生活。曾参与过汶川地震救援的他谈及种种助人的经历,只是笑着说,这辈子能帮过这么多人,也算是没有白走一遭。   “您的订单正在配送中……”   套上各色工装,骑上电动车,日夜兼程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打通物资保供的“最后一公里”,守护居民的“菜篮子”和“米袋子”,这是上海疫情期间无数骑手小哥的缩影。   来自河南信阳的徐强也是其中一员。从部队退伍之后,他和妻子来到上海,今年是他们“沪漂”的第七年。三年前,徐强成为叮咚买菜奉贤区某站点的一名骑手。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节奏。  3月中旬,为最大限度地保障防疫安全,徐强所在的站点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全员集中管理,安排骑手统一住在店里。从春天到夏天,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徐强和其他骑手小哥就用木板拼成一张张简易的床,在站点内打地铺,不曾回过家,也不曾有过一天的休息。   他告诉记者,现在就盼望着疫情早点结束,可以回家睡上几天,再点上10个大肘子,好好大吃一顿。   打响上海保“胃”战   “现在情况已经慢慢好转了,一开始因为疫情封控,物流运转比较困难,很多居

2022年6月7日 09:22
657
0
“这座城市已慢慢活起来!” | 上海抗疫故事

一路上能看到不少获得临时出入证的防范区居民,还有不少外卖、快递小哥疾驰穿梭于各个街道。 马路上也能看到不少公交车的身影。尽管乘客稀少,但他们疾驰的身影已是这座城市正在慢慢恢复活力的有力证明。 自3月上海暴发疫情以来,家住陆家嘴街道的《国际金融报》记者小陆已断断续续居家隔离70余天。 5月22日晚,小陆意外收到所在社区居委下发的防范区临时通行证,获得了第二日8点至12点珍贵的4小时“自由出行时间”。 次日,怀揣着一颗向往自由的心,小陆手持通行证踏出了小区大门。 在家附近的街道踱步,一切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熟悉的是,街道依然纵横交错、建筑照旧鳞次栉比;陌生的是,略显冷清的空荡街道,包裹门店的蓝色铁皮。 一路上能看到不少获得临时出入证的防范区居民。他们有的在街道边悠闲漫步,有的在马路上骑着单车驰骋,有的则拎着采购的大包小包物资。大家都自觉戴着口罩,相互间保持着友好的“礼貌”安全距离。 马路上,还有不少外卖、快递小哥疾驰穿梭于各个街道,为每一位焦急等待的居民送去所需物资,更送去温暖和希望。“刚送完几单,休息一会。”小陆与在街边正在小憩的外卖小哥聊了聊,面露疲惫的他依旧热情地介绍着街边正在营业的保供商铺,一边说着一边还站起来比划着店铺的方向。 小哥笑着说,“现在开的店已经比之前多了很多,人也多了不少,这座城市已经慢

2022年6月7日 09:14
635
0
支持上海抗疫,就要相信上海能行

正在上海抗疫的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4日接受媒体采访。据焦雅辉介绍,目前全国15个省份已派出医务人员38000多人,还调集核酸检测力量238万管支援上海。 众所周知,上海的此次疫情,速度快、规模大,按照上海市集中隔离点医疗救治组组长、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的说法,疫情的规模比武汉还要大,但疾病的严重性比武汉要低。也就是说,从防控的角度来讲,难度更大,压力也更大。如何才能迅速控制住疫情,确实需要足够的智慧与力量。 现在,从全国各地赶往上海的医务人员,已经陆续到达上海,并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建设方舱医院、救治感染人员、全员核酸检测,以及帮助上海一起加强隔离防控等,此前一度十分紧张、少数地方出现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也已经得到了明显改观,上海的疫情防控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全面展开。 与武汉、西安、吉林等疫情严重地区相比,上海在准备上、经验上、组织力度上,都要好一些、强一些。但是,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2022年6月7日 08:58
707
0
【上海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制】

【上海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制】上海发布《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明确: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制,扩大企业防疫和消杀补贴范围、建立健全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互保机制、畅通国内国际物流运输通道等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行业领域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稳步提高企业复产率。

2022年6月7日 08:44
601
0
(上海战疫录)一线|吕卿:汇聚每一位居民的力量,共筑“抗疫战线”

576位居民,近140位志愿者挺身而出;6个工作小组加预备队组,覆盖核酸检测、配药就医、物资采购等全流程……面对新冠疫情,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景泰嘉苑的居民们,共同筑起“抗疫战线”。 576位居民,近140位志愿者挺身而出;6个工作小组加预备队组,覆盖核酸检测、配药就医、物资采购等全流程……面对新冠疫情,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景泰嘉苑的居民们,共同筑起“抗疫战线”。管辖69个村居、拥有约30万人口,疫情“风暴眼”之一的北蔡是浦东中部的一个大镇,一度阳性感染者较多。位于北蔡镇的景泰嘉苑小区,因房龄较老、物业管理相对薄弱,因此面临严峻考验。 3月28日起,景泰嘉苑核酸混检出现三管异常,随后有居民陆续确诊,担忧和焦虑的情绪在蔓延……“要发动小区居民,开展自救。”住在该小区的浦东新区区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吕卿意识到,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必须要凝聚起社区的力量。作为景泰家苑志愿者团队的临时召集人,吕卿先后在业主群里发布《倡议书》《动员令》,号召居民们齐心协力,共筑“抗疫战线”。 从一个小区正常运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吕卿不断优化志愿者团队的工作流程和职责分工,成立了物资组、快递组、消杀组、配药组、核酸组、关爱组六个小组。志愿者团队也从32名逐渐壮大至近140名。 物资组对接和审核团购资源,并及时分享信息给快递组,由快递组分派当日执勤人员;消杀组每天

2022年6月6日 17:35
609
0
齐心抗疫,上海加油!向积极抗疫无私奉献的你们致敬

上海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无论是各双创载体,还是初创期的创新型企业,亦或是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主动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为夺取疫情防控胜利发挥专业优势,贡献科研成果技术物资,他们尽其所能,共抗疫情。 由此,嘉定分基地收集整理了嘉定区各双创载体、企业为抗疫做出贡献的案例,弘扬正能量,同心战疫,守护“嘉”园! 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 开展“地毯式”大排查 当前,上海正处于疫情应急处置的关键阶段,阻断传播的任务艰巨。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为进一步严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堵塞园区管理漏洞,全力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切实保障园区广大企业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开展了“地毯式”大排查,摸清底数、精准管控,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共建平安南翔。 大排查期间,园区工作人员针对入驻企业逐一进行了上门排摸走访,每到一户都严格排查企业防控措施是否到位,并仔细询问企业员工出勤、隔离及身体异常情况等,全面做好记录工作,确保不漏一企、不漏一人。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大力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鼓励每一个人当好疫情防控“情报员”和“侦查员”,提醒大家要佩戴口罩、减少人员聚集、非必要不离沪,并第一时间报送相关异常人员信息,同心协力共筑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在园内开展“地毯

2022年6月6日 17:15
718
0
上海疫情期间,退伍老兵的我,志愿服务在抗疫一线

2022年4月起,奥密克戎肆意爆发席卷上海浦江两岸,让这座享有世界盛誉的大型城市不得不停滞下来。4月1日上海史无前例地为防控新冠疫情而进入全域静态管理。全上海3000万人禁足室内。我叫鲍爱军,今年46岁,几年前从海军驻沪某部复员后,便一直在上海一家装修设计公司从事装修工作。我是装修项目经理,住在上海市松江区九里亭街道九里亭小区。疫情爆发席卷上海后,我一直坚守公益志愿服务。我和公司的同事也被封控管控在各自的小区里,公司为每位员工发放了1000元的抗疫经费。受到不少客户的点赞。在我的微信朋友圈,有客户说这个赞是给我们公司点的,这是他第一次看到有公司给员工提供抗疫经费。这是我三年前负责装修的一家客户。他家装修入住后,遇到一些小问题直接找我,每次我也都是尽心尽力服务好。收到客户的点赞后,我第一时间给客户发消息,问了一些他们小区封闭的情况。过了几天,我第一时间告诉客户,公司要给客户投放抗疫物资。客户第一反应是:”搞错了吧!这不是真的吧!“公司给员工物资已经是难能可贵,哪里还有给客户投放的。我告诉客户这是真的,不是开玩笑,物资已在运输中。客户知道后,一时激动不已不知道如何对答,连续回复多个谢谢感谢感谢之类。 看过我的朋友圈的客户知道,我们为客户做的比他们想的更多,除了给员工发放的抗疫经费外,还把生活物资投送到被封在装修工地的员工手里。

2022年6月6日 17:04
661
0
“因为我是武汉人”|上海抗疫故事

上海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四面八方,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在关注上海,祈祷着上海早日战胜疫情,这里有太多太多感人的故事值得记录。 今天我要向您讲述的,是一位迎战过2020疫情的武汉人,也是一位工作于上海的人民教师。面对来势汹汹的上海疫情,他披上防护服,在线上授课之余,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作为一名新上海人,他一再强调他是“武汉人”,这里面显然饱含着我们中国人对于“互相帮助”的独特理解。还有,他对于“志愿者”含义的鲜活解释,也特别有见地,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吧。 在上海浦西封控“满月”之际,陈耕苗在朋友圈写下:双满月纪念,封控管理一个月,志愿服务一个月,这个月的照片都是“大白色”或者“小蓝色”。 作为上海交大附中ib国际课程中心的老师,3月12日,上海市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后,陈耕苗开始居家办公,在没有课的时间里,他选择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 布置核酸点位和路线、把控核酸顺序和进度、登记核酸码、掰咽拭子棉头、扫楼做抗原检测、协调团购、运送物资、清运垃圾、小区巡逻……这些都是陈耕苗的日常工作,作为志愿者的他,几乎尝试过所有服务岗位。 “志愿服务更多是一项从心的工作,你有一份光,就发一份热,并不是强制必须要做够多少。大家目标一致,只要有这份心意就可以了。”陈耕苗告诉记者。作为班主任,他有好几次就在志愿服务现场,穿着防护服和学生们召开线上班会。“我觉得这也是一种

2022年6月6日 16:47
698
0